面部受到光照,鼻子會相應地在臉上投射下陰影。從攝影角度而言,鼻子正是通過其自身的投影而引人注意的。在諸如戶外日光或是普通吸頂燈照明這一類光源來源于上方的光照條件下,鼻子的投影會位于嘴唇上,這不但會影響整個畫面的美觀度,而且會干擾嘴巴的生氣。另外,這種情況下眼眶的投影也同樣是你面臨的棘手問題。理論上,通過讓模特抬高頭部,你可以減少照片中鼻子的陰影區域。但事實上,這個方法只有在從上往下的俯拍中才會收到好的效果。在其他情況下,上揚的頭部會使脖子以及下巴底面喧賓奪主,占據照片的主要部分。此外,鼻孔也會徑直地沖著鏡頭,這是非常不雅觀的。
在人臉的情感表現力中,眉毛所具有的意義經常會被人低估。這種意義在缺失眉毛的人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會失去他們所有的身體毛發。被清楚描畫且修飾過形狀的眉毛可以尤為準確地傳達出各種不同的情感內容。濃密的眉毛非常奪人眼球,似乎在向人大聲叫囂著,它甚至會取代原本是焦點的眼睛,成為觀看者新的目光關注點。兩道向中間延伸、連成一線的眉毛會給人極其多樣的感受。擁有這種眉毛的主人可能自負、危險、沖動、男性荷爾蒙旺盛或是強大有力。遺憾的是,觀看者往往較為排斥這一形態的眉毛。但在中亞地區,這種連心眉是女性美麗的標準之一。但無論是招致反感還是引起美的觀看體驗,這樣的連心眉總能吸引觀看者,獲得其高度的注意力。體毛或者頭發的缺失并不會令人覺得特別突兀,但一旦失去眉毛,那他看起來就會極為怪異。盡管觀看者一開始并不能馬上意識到,造成這種怪異感覺的根源是眉毛的缺失,但它確實使整張臉看上去僵硬,像戴了層假面具,總給人一種不完整的感覺。
然而,鼻子的大小與形態又會同許多人物個性特征聯系在一起:大鼻子象征著男性氣概與自信、自負;相反,小而微翹的鼻子俊俏秀氣,略顯童趣。這樣的鼻子特征若屬于娃娃臉的范疇,可以為女性增添無限魅力(詳見法則5)。擁有扁平鼻子的人常被視為性情隨和,而鷹鉤鼻則是負面人格的象征,尖鼻子的人一般會讓人覺得嚴厲又冷酷無情,挺直的鼻子蘊含著從容不迫的貴族氣息,而一個不對稱的歪鼻子—有時甚至是破損的鼻子—則會嚴重影響觀看者的好心情,使他們感到不適。眉毛被修飾得越細,人就越顯得古板、嚴厲。若一個人的眉毛被完全剔除又重新畫上,那么此人就會給觀看者極為不舒服的感覺,并常常會讓讓人聯想到某種疾病。鼻子位于面部的中心。得益于這一所處位置,它得到了非常高的實際關注度—遠遠高于僅憑其自身表現力所能獲得的關注度。因為,只有在人們嗅聞某物或是對某事表示不滿意時,他們才會皺起鼻子,使其表達出一定的情感內容。除此之外,鼻子幾乎是一個始終保持靜止狀態的部位,所擁有的動態發揮空間極小。
模特也經常會表示,鼻子是他對自己照片中的面孔最不滿意的一個部位。為了讓鼻子的大小及形狀在照片中顯現得更為低調,不引人注目,你應該盡可能地從正面拍攝模特面部。但對于十分扁平闊大的鼻子,則應該選取一個側面角度對其進行拍攝,從而達到遮掩效果。你還可以運用反光板或者是填充閃光,來減少鼻子下方以及眼窩處的陰影。然而除非從臉部下方打光(效果不美觀),否則你無法完全消除陰影。對于明顯的鼻子投影,理想狀態下你應改變光照條件:或者采用漫射光,或者在模特的眼睛高度放置一個光源,或者在陰影中進行拍攝。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嘴巴對于情感的表現力強弱因所處文化圈不同而千差萬別。在亞洲國家中,人們傾向于通過閱讀對方的眼睛來探知其內心世界;而在歐美地區,嘴巴是情感流露的主要部位。這個差異在表情符號這一因國別原因而各具文化特性的事物中體現得一清二楚:在日本的表情符號中,“^_^”代表開心,“ó_ò”代表傷心,“O.O”代表驚訝;在歐美地區的表情符號系統中,同樣代表以上三種情感,情感的主要承載者從眼睛變成了嘴巴,而代表眼睛的兩個小點則始終保持不變。所以它們分別是“:)”“:(”以及“: ○”。
在側面光照情況下,鼻子會迅速地在面頰上投下醒目的陰影,這通常也同樣影響觀看效果。為避免出現這一狀況,你可以選擇使用柔和的光照條件,或是指導你的模特進行精確到毫厘的擺姿,從而使得陰影完全不見或是并無大礙地僅存在于鼻翼區域。同眼睛一樣,嘴巴也是表現一個人內心情感的一個重要面部元素。那些強烈的內心情緒能夠尤其明顯地通過這一部位流露出來。從愉悅開心的微笑或是咧嘴大笑,到出于憤懣而緊抿的雙唇,再到因為驚呼或是訝異而張大的嘴巴,各種強烈的情緒都會通過不同形態的嘴部表現出來。嘴巴同樣可以明確傳達或是輔助揭露那些柔軟細膩的情感心緒:嘴唇柔和的弧度意味著放松與享受;上翹的唇角顯得做作,或表現出懷疑或輕蔑之意,而下彎的唇角則流露傷心之情;撅起的雙唇又可表示深思、索吻或是強烈的不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