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手學習閃光燈人像攝影提供了一條入門途徑,接下來的文章,應該會是在這次一盞閃光燈使用方法的基礎上,演變出一盞燈混合環境光,多盞燈混合環境光的干貨分享。查看照片是否曝光正確時,不要憑借相機屏幕的實際效果來判斷,而是要檢查照片的直方圖信息。當照片曝光不足時,直方圖整體靠左,此時應調大閃光燈亮度,如果亮度已經增大至 1/1,則調大相機的光圈;當照片曝光過度時,直方圖整體靠右,此時應調小閃光燈亮度,或者調小相機的光圈即可。調整閃光燈效果時,如果感覺光線太硬,嘗試通過前面介紹的幾個技巧,增大光源面積。在使用柔光箱時,進一步增大光源面積的方法,其實就是讓柔光箱離人物更近一些。如果感覺光線太柔,則反之,將光源遠離人物,或者減小光源面積即可。
旅行途中誰都不想因為器材太多,導致衣服裝不下了。所以如何精簡器材,也是我們一直在挑戰的難題。不同于相機三腳架,一般的閃光燈三角架折疊過后仍然會比較長,以自己的閃光燈三腳架為例,必須用最大的箱子,斜著放腳架,才能把它剛好塞進去。于是我們便發明了以下這種旅行臨時三腳架。請注意觀察右圖中,閃光燈的環形支架與旅行箱拉手空擋是如何完美結合在了一起。
拍照流程
1. 設置閃光燈與相機,固定大部分參數;
2. 按照需要的燈光效果,擺放閃光燈;
3. 試拍一張;
4. 根據第一次的拍照的曝光結果,調整相機或閃光燈的參數;蚋鶕W光燈的燈光效果,調整閃光燈距離人物的遠近與方向。一旦閃光燈或人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都需要重新調整曝光。
5. 重復第3、第4步,直到滿足對燈光效果的要求,并且曝光正確;
6. 完成設置工作,開始拍照。
總結一下前面的干貨,我們展示了閃光燈的多種使用方式,從硬光到柔光,以及一些在旅行中改造光源的小技巧。隨后教給了大家在入門閃光燈人像時,如何設置相機與閃光燈的參數,并依照固定大部分參數的原則,把需要調整的參數縮減到了兩個。學會了這些,已經可以上路開拍了。閃光燈與自然光的拍攝方法有很大不同,使用人造光拍攝,在現場必須有足夠強大的臨場應變能力,及時應對各種問題,作為新手,如果硬要趕鴨子上架,肯定會一臉懵圈。
還記得兩年前在東京觀賞夜櫻,我試著用閃光燈給小墨拍照,當時出門前著急,沒來得及學習一下如何使用就啟程了,結果我們倆那天淋了大半夜的雨,都沒拍成一張能看的照片。后來才下決心開始學習如何使用器材,跑到廣州拜師學藝,自己再回家琢磨著如何練習。沒時間出去拍,那就在家里拍,我們倆買了一堆樂高,然后就一板正經地用相機和閃光燈開始給樂高人仔拍照,并在一次次摸索中學習成長。
雖然機頂閃光可以直接安裝在相機上,但在拍人像時很少會這樣用。首先,閃光燈的朝向角度受到了限制,發揮余地變;其次,如果是較硬的光線直射人物面部,反光后的效果會讓面部看上去油油的。各品牌的機頂閃光燈外觀大同小異。之所以叫「機頂」,是因為它可以通過底部的「熱靴」接口,直接安裝在相機頂部的熱靴插槽上使用。還好,聰明的人類發明了「閃光燈無線引閃器」。無線引閃器通常是成對出現,分別安裝在相機頂部熱靴,和閃光燈熱靴接口處,這樣就把閃光燈的擺放位置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