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中情緒的傳達,特別是表情所顯露出的情緒,是最直接的呈現方式。除了表情之外,肢體動作甚至場景的氣氛都能傳達整張作品的情緒。如何才能拍出自然的笑容?攝影師必須要去制造一些機會和可能,并不一定要去逗對方開心,可以設計一些不是很容易的動作讓對方去做。過程中,對方一定會覺得不好意思,自然就會笑場,即使面對男性被攝者也一樣,笑場的同時,也就是拍攝的最佳時機。
當然,先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再去做助手,才會事半功倍吧?職業攝影是關于做生意,遠多于真正的攝影。有些攝影水平平庸的人,竟然會比起技巧高超的攝影師,生意做得更大,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懂得更多如何做生意,無論是計劃的商議、溝通與執行,又或是如何推廣自己的作品,又或是與伙伴建立良好關系等,往往決定了職業攝影的業務發展。情緒不只有正面,引導負面的情緒更容易表現較為深入的意境,并且還需要配合適當的場景,使其照片偏向頹廢、陰郁,甚至是空靈拍攝前,拍攝者和模特必須事先進行充分的溝通,我認為可以通過一些圖像或影片讓對方了解你的構想,還要進行深入的討論,讓對方有時間揣摩和準備。無論是學習拍攝或是后制,保持冷靜與耐心都是必須的,在練習技術及市場推廣等方面,都不是一夜之間可以完成,甚至一星期、一年也未必成功,因為耐心是非常重要。而且這還包括耐心對待拍攝對象,保持耐心的溝通是重要的關鍵。有些客人就是喜歡看到「大陣象」,可能你根本不需要這么多閃燈、這么大的柔光罩,但你擺出來,他們就會滿意你的作品。另外也不需要讓客人知道你的工作環境,亦不應該在社交平臺大肆宣揚提供免費拍攝,這會讓人以為你太閑了,甚至會破壞你的形象與事業。很多攝影師都相信,實戰比理論更好,做攝影助手四個月,可能比起讀四年書學到更多,甚至在實戰時你會發現,那些在教科書/攝影天書所寫的,可能與實際用起來有差異或矛盾,這也證明了經驗的重要性。
「無論你賺多少錢,都可以破產!顾灾斏骼碡,聰明地投資才可致富。攝影師應否追逐新產品?這里其中一項建議是你必須先賣掉舊用具,才買新用具。有另外建議是,職業攝影師由于會不斷拍攝,因此每出新產品都換機,并把不算過時的舊機以高價賣掉,就是保持最尖端器材水平的高效益做法,僅供參考。
因為真,所以美,美麗要構建在真摯的基礎上,才會美得扎實,美得有意義,真實是拍攝者要追求的第一要素。攝影當然可以有個人風格,風格就是人格,而且脫離不了自身的喜好,包括構圖、色調、選景和色彩應用等。但我們還要引導出屬于被攝者的真實情感和人格特質,并且把這些環節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再用我們習慣的拍攝方式去呈現。我想,有經驗的專業人像攝影師應該都不會否認,最好的照片往往成就于最后的拍攝,因為越到最后,被攝者越放松,也越自然,這時是按下快門的好時機。